上证股指自进入2019年以来,可以说一扫2018年调整的颓势,从2440点强势上攻,一直攻击到了3300点附近,市场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题材热点频出,5g概念、柔性屏、互联网金融、创投概念、氢能源、工业大麻、券商、猪肉等等,可以说所有的热点基本来了一个大轮回,个股结构上都有所修复,甚至有的个股已经创出了新高,2018年损失大幅缩减,但A股市场走到今天,很多人止盈了吗?
很不幸,这个回答是否定的。因为A股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投机氛围非常浓厚的证券平台,而且散户占有了绝大多数,绝大多数散户经历了2018年的全年下跌,对于2019年的反弹行情抱有很大的希望,也存在着很大的梦想,而且2019年的行情也确实十分给力,两者有非常好的契合点,虽然进入4月份以来,上证股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回调的状态,阶段性顶部的意思比较明显,但绝大多数散户不愿意看空,也不愿意接受看空的建议,谁看空就骂谁,谁看空就是死空头,谁看空就是踏空,这种情绪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操纵,很多人是不愿意离场。
而上证股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整会吃掉很多人的收益,甚至一些交易措施不当的股民散户会被套,已经无法离场。还有一方面就是,很多市场的观点都在说,目前A股市场运行在牛熊转换的阶段,是牛市行情的初期,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散户股民的判断,让散户股民不愿意离场。
在A股市场中交易,止盈是一个比较难以作出的决策,因为很多人期待赚的更多,但就是这种期待,让很多人坐了过山车,甚至有赚到赔,心态完全崩溃。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永远也劝不了一个想钻进A股市场,每一个铜板的人,这是人性,也往往代表着悲哀。
对于我个人而言,只要赚就开心,别管赚多赚少,按照自己的交易策略和判断执行即可,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稳定收益,股市交易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没必要搞成生死不渝的爱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之间,唯取财富而已。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没有止盈,在我投资的十多年里,基本不太做短线的交易,自己知道没这个实力,并且蝇头小利也从来不在乎,所以自己一直坚持的是长线的价值投资,做的是熊市布局,牛市获利的周期操作,那么在现在这个情况和空间里,自然没有到达一个应该止盈的状态,反而还是应该找机会逢低布局,吸纳一些优质个股的筹码!!
股神林园和股神巴菲特一直说,我们要根绝确定性进行投资,任何的预测都是对于投资没有参考价值的,甚至还会加大你的亏损几率!
那么在A股市场里,什么是确定性呢?确定就是,每一次大级别的熊市过后都会有大级别的牛市到来,每一次的熊牛跨度之中个股都会有相当大的涨幅空间,甚至大部分的个股都会上涨,这就是确定性!而在熊市的底部区域布局,在牛市的高位获利,那就是一个大概率能够吃到肉的结果!
如何才能判断熊市的底部区域,并且有布局的价值呢?1.数据到底,2440点附近的A股处于的是一个历史的低点,不仅各方面的数据到底,情绪也到底!我们可以看到2440点附近的市盈率仅次于2013年的9.76倍,远远落后于中位数;而市净率更是跌破历史29年里的最低!所以毫无以为的是2440-2800点的区域里是一个历史较大的底部区域箱体之内!
1996年1月18日,上证综指512点,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之后蜿蜒涨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历史高点2245点;
2005年5月24日,上证综指998点,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之后直上云霄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之后小步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2.政策底到底,每一次的政策地出现,其实就是一个确定性的逢低布局买入信号!聪明的投资者不会等待市场底出现再买入,因为市场底往往需要走出来了才能确认,而这个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所以利空好仓位,进行逢低的分批买入,就是一个不断降低成本,拿到便宜筹码的好方法!
历史的数据,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政策底到牛市的距离
2005年,印花税降低,政策底1187点,市场底998点才筑底,随后的牛市涨到了6124点!
2008年,印花税单边征收,并多次降息降准利好,政策底1895点,市场底1664点才正式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3478点!
2012年,暂停IPO,扩大QFII份额、放宽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点,市场底1849点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5178点!那么如何才能判断牛市的顶部区域呢?其实方法也非常的简单,首先,可以利用数据进行第一步的确认,当市场里大部分的数据达到了一个历史的牛市高位区域的时候,那么往往就是进入了牛市的顶部区域信号。
2005年6月的时候,也就是998点的时期,当时的新开户数量为14万。
2006年6-8月,股市的第一个整理平台在1700点左右,开户数56万、41万、22万。
2007年3月,沪指突破3000点的时候,开户暴增到404万!
2007年9月-10月的时候,整个市场的开户数量最高峰达到了900万左右/月!这也是6124点形成的附近!
而到了2008年的10月,1664点大底的期间,开户数量则是分别回落至70-80万左右/月!
而在2013年的6月,也就是熊市大底1849点的附近,A股的开户数量只有10万/月!
但是到了2015年的1月,也就是大盘上涨到了3200多点的时候,A股开户人数达到了40-50万人/月!
最后到了2015年的5-6月,A股上涨到了5178点的时候,A股的开户人数达到了450万人/月的高峰!其次,可以利用一个个股的涨幅空间进行判断,根据每一次大级别熊市进入大级别牛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个股的涨幅都是惊人的,甚至大部分的个股都是满租一个2-3倍的上涨空间,这就是牛市最明显的一个信号!
根据数据统计
1)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288家,占比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88%!
2)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300%的个股也高达了949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65%!
3)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500%的个股也高达了670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46%!
4)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也高达了323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22%!
5)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的个股达到了2437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89%!比2007年的88%还高出了1%!
6)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500%的个股达到了422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15%!最后,就是根据一个周期个股的相对位置,方法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周期个股的相对位置来判断牛市的一个区域!就好比找出10-20只周期股,例如券商这类的,观察他们的位置有没有达到2007年的牛市,以及2014年的牛市高位,如果达到了一个顶部区域,那我们就需要小心,如果远远未触及,那么就不必惊慌!!
结论所以综合来看,现在的A股虽然从2440点涨到了3288点,但是还有许多个股处于一个熊市的底部区域,而前期涨幅较大的也只是一些金融股,上证50个股,以及概念炒作的个股。那么只要选对了个股,控制好一定的仓位,耐心等待牛市便是了,根本不要理会牛市何时来,未来是否会进入回调,怎么个震荡洗盘,洗盘的时间有多长等等因素!
因为在投资中不要幻想做完美主义,庄家洗盘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预计的,不要因小利益耽误大行情,不要因小变动迷失大方向;看大方向赚大钱,看小方向赚小钱。在股市中熊掌鱼翅是不可兼得的!
竹子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现在不也一样吗?记住,不要把精挑细选的股票在开始上涨时就卖了.这种被轻易洗掉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感谢⭐点赞和关注⭐。更多更好的逻辑期待与你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