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疫期内贷款到期的,可以申请续贷、续保、展期或者借新还旧。
2、如果虽然贷款未到期,但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延期还本付息,最迟可申请延期到2020年6月30日,同时免罚息、不影响征信。续贷时各融资担保机构配合银行做好同步续保工作,缓收担保费,鼓励担保费减免10%以上。
3、降低贷款利率。鼓励各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基础上再下浮10%以上,确保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4、申请贴息。如果2020年1月到6月,前文所述9大行业中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的企业,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可向政府申请按照50%予以贴息,原则上每户企业贴息金额不超过30万元。
5、增发信用贷款。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担保物的困难,增加信用贷款的份额。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先来说一下疫情期间银行贷款怎么办理?
如果你是申请个人贷款,比如综合消费性贷款、信用贷款、按揭贷款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在收到申请信息后,银行客户经理一般会很快与你取得联系收集贷款资料。当然比如按揭贷款,疫情期间售楼部暂停营业,那么很有可能需要等售楼方开业后,才能将贷款审批下来。银行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通知要求,于2月3日就已经陆续复工,所以在申请个人贷款的时候,应先了解对应企业是否复工。
公司贷款就比较简单,2月3日复工后,各商业银行的公司客户经理均已在岗。通过互联网将授信清单里面的资料传至银行即可开始上报流程。如果你的企业设计公共卫生、医疗、制药等,还能开启绿色通道,加快受理流程。
疫情期间,已有贷款怎么办?
虽然政府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减息延期的相关通知,但我建议如果能力具备还是按时还本付息比较好。现在每家银行都有电子银行,支付转账都特别方便,提前准备好还款资金,避免形成逾期为上。当然,政府近期也在各家银行收集小微困难企业名单,估计会出台相应的措施,不过力度能有多大,只能等后续结果。总而言之,还的上最好,对以后续贷也有帮助,如果实在有困难,请记得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化被动为主动,此时此刻我相信金融机构也都能理解。
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助到你,还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私信联系!
长期持有银行股作为打新仓底,在中签新股开板后就卖出,能赚钱吗?
其实这个方法我觉得是最好的,持有银行股当作打新市值,而中签新股等上市之后开板之后就卖出,这两种方法是最稳定的,也是最赚钱的。
为什么说这种炒股方法最赚钱呢?
因为银行股是属于A股的大象股,也是属于的长期价值投资股票。银行股虽然在牛市当中涨的慢,但是熊市当中也是跌的少,这就是长期持有银行股的优点,可以避险,可以实现价值投资,也可以达到资产保值并增值的特点。
其二就是银行股分红率高,由于是那些国有四大银,而这些四大银每年分红率,分红率为4%左右,光靠吃分红利息都是可以达到保值并增值的情况。而且银行股股价总体都是赚钱的,还有股票差价,所以长期持有银行股是总体赚钱的。
但是你持有银行股如果资产超过35万以上的,建议分两只银行股布局,一只是上海银行股,一只是深圳股票,这样两市都有市值可以申购,这样不会耽误打新,可以直接提高新股中签概率。
而假如你持有银行股市值在70万左右,我相信你持有银行股股价可以带来10%的收益率,每年平均下来有7万左右。再度加上你打新收益,如果沪深两市都能有35万市值,相信一年1~3只新股可以中签,每签新股5000元~4万元之间,就算平均每只新股赚1万元,这样打新收益就算3万元,加上银行差价,分红收益每年均有7万,一年大约就有10万收益。
综合以上分析,按照你这种方法炒股是最稳健,收益也是比较理性的。稳健主要体现有股票差价,有固定分红,有打新收益,而且打新中签开板就卖是最稳定的,所以三方面组合起来,我觉得你这种炒股方法是最佳的,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我就是那么干的。持有银行股打新。当然不是全部持有银行股。只不过仓位较多。反正没有亏钱。赚一点。
可惜当时买银行股股价高了一点亏了十几个二十个点左右。要赚回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银行股价走势呆滞。加上一些政策利空。经济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 银行股价上涨还是有点难度的。
但目前买进银行股已经更为安全了。毕竟十几个点不用亏钱了。慢慢持有会有利润。但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煎熬 银行股票不会有大的起色。要想短期赚钱难度很大。
可以持有一些底仓打新。全部持有银行股也未必合适。同时持有银行股要避开高估值的次新银行股。这些股票十几倍市盈率。跌一半还不具有投资价值。
持有银行股打新关键是能不能中签。以及中签新股好坏。如果中一个新股总市值只有两三千元。股价上涨也赚不了多少钱的。随着科创板开通。不少散户无缘科创板。未来上海主板新股发行数量是不是会少一点。暂难判断。个人感觉持有6字开头的银行未必说最佳策略。是不是需要调仓换股。大家可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