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您愿意讨论理财这个话题,那就没有“暂时不用”的钱,何况是100万,这与您是否富有无关。
其次,100万,是个孤立的概念,必须结合其它因素一起考虑才有价值。
然后,我们应有个共识,100万,只是工具,理财,只是手段。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从而会导向不同的解决方案。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纵使你只有10块钱,或者你有10个亿,想做的事也无外乎这五类。比如:
我们为什么旅游?为了生理的舒适、为了对家人的爱;
为什么储蓄?为了安全,特别是重大变故应急之用;
为什么买保险?为了安全,为了对家人的爱和保护;
为什么买基金,为了赚钱,进而获得更大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在职培训学习?为了保住工作,更好工作,进而赚更多钱,更安全,也更赢得尊重;
为什么买房?这就复杂了,为了生理的舒适、为了资产的安全、为了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为了对家人的爱、为了为了体现身份地位得到他人的羡慕或者说尊重....
您可以看到,覆盖越多需求层次的理财形式越受追捧、达到更低需求层次的理财形式越难撼动、而达到越高层次的理财形式成本越高且回报越大。而且在中国,上述普遍存在的投资或消费支出,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对家人的责任,这个比例其实要比东南亚和欧美高很多,有人说中国人有钱了,恩格尔系数不再侧重粮食了,但其实,也只是从生理层提高到了安全层,渐渐达到爱和归属,但还远远没达到尊重和自我实现。
理解了这些,再去看看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目标,进而去管理自己的钱。我觉得在北上广和一些一线城市,人对安全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其它,所以投资也更应当侧重于此,那么什么可以带来安全?首先,什么是安全,人身安全、工作安全、资产安全是三个基本要求。
人身安全,虽与粮食无关,但与生理或者说生存层次是一致的,目前中国的空气、水、食品都不干净,所以相关食品和器材的消费应当加大投入,比如进口牛奶、有机蔬菜、滤水壶、新风系统或净化器等等,这是消费,但很必要,特别是对孩子;此外,除了正向的投入,还需要购买保险进行风险的对冲,这方面,国内的保险一无是处,如果同时考虑汇率对冲风险,建议每年出境购买一定量国外保险,孩子和家里经济支柱都应该买。这部分的投入,我认为至少在25%以上。
工作安全,有些人并不太在意,其实,如果你是家庭支柱,又在30岁以内,与其去投资股票,不如投资自己。比如你是个IT工程师,那么拿出3年时间和10万预算,几乎可以学遍主流技术和英语;或者,如果更年轻一些,不如出国留学2年;再或者,如果35左右了,就去认真考一个中欧、清华、光华名校的MBA,重构一下你的思想体系,拓展视野和人脉。如果你在40岁以上,应当注意结交一些与工作有关的良师益友,那么圈子的沟通,也是需要成本的,不仅是金钱,更包括更宝贵的时间。不要认为这些投入可有可无,其实比起房子,这对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具有决定意义。
说到资产安全,大家一定都说买房,在一线城市以上,这一点我基本也是赞同的。对楼市,半个中国的城市人都是专家,但几乎整个中国的人都说不准明天会怎样。我自己的理解是,第一,不要为了买房,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甚至致家庭资产于负数或处于无法应急的地步;第二,中国资源的不平衡,这些年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而且在进一步加大,甚至已经超越了城镇化的趋势,变成另一种概念。具体说,一线城市,已经和一线以下城市的楼市不在一个轨道上,不遵循一套规律了;同理,北上深广与一线,又不是一个概念;进而,北上深广之间,又各有各的不同;再进一步,北京的16个区,又是天渊之别。西城区,就是曼哈顿,你看看那里的房价就知道,这才刚刚起步而已。所以你拿西城区和郑州、或者南宁、呼和浩特去比,根本不能一概而论。—— 这就是我对楼市的意见,至于建议,举例说,那就是宁可买西城区的一个厕所,也不买延庆的一栋别墅,如果连厕所的钱都没有,不如不买。这也适用于其它我不了解的城市。
其实我还想说,除去范仲淹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圣贤之外,绝大多数人活着的意义,终归还是图个乐应该把休闲消费的比例再提高一些,其实这里不仅包括钱,更包括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时间也是钱。比如出国游,自驾游,花时间陪父母住一段时间,参加与挣钱无关的兴趣班,看场演出、吃顿大餐,或者给自己或家人买点名牌衣服,首饰,或者买辆自己喜欢的车。在不违背上述基本原则之外,这些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首先要记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分散投资风险。
2、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投资品种:房产、黄金、古董字画以及金融资产。房产需要资金量大且不易变现;黄金不适合长期投资所谓乱世买黄金;古董字画不适合普通人;适合普通人投资的主要是金融资产,包括:基金、债券和股票,基金分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等。
3、弄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比如风险厌恶型的人投资可能就比较保守,风险和收益是成比例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新手可以从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开始,货币基金的利息要比银行存款多出很多;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考虑投资中风险中收益的债券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
4、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银行大额存单和国债都是个不错的选择,大额存单的利率会高于或等于大额存款,但有一个20万元最低的起存金额要求。
5、无论钱多钱少,10万还是100万,个人认为以上几点都是要考量的。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切记:投资有风险!投资前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系统学习。